父母先走出來,孩子才有希望

父母先走出來,孩子才有希望
心再堅強,也不要獨自飛翔

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你知道孩子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你嗎?




原文轉自

多年來在談親子溝通時,都會提到溝通的障礙,其中一個是每個人看人或事情的「框框」。框框可以是正面的,也可能是負面的。應用在親子關係上,譬如孩子做功課,總是拖拖拉拉的,當你心裡有個念頭:「我的孩子就是懶惰,才會故意拖拖拉拉,不好好做功課。」那你已經不自覺帶著一個框框了。


如果有天孩子在外面淋到雨,回家說:「我頭好痛,沒辦法做功課!」在「懶惰」框框作用下,你很可能認定:「你純粹就是在找藉口,不想做功課。」而忽略也許孩子真的是身體不舒服。所以如果你對孩子有很刻板的印象,有時會失去正確的判斷,跟孩子之間的了解不夠確實。

另一個心理現象是,當你的框框是負面時,不自覺的,你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「符合」這些條件的行為,而對孩子其他好的行為視而不見。例如,在你的框框裡,孩子是「懶散、不認真的小孩」,那麼你很可能會一味的指責他做功課時拖拖拉拉,卻忽略了孩子照顧妹妹的貼心行為。

因為你的框框,讓你看不到孩子的全面特質,忽視孩子的正面行為,卻又把負面行為加倍放大。久了,你就會真的有一個「不負責、懶惰、拖拖拉拉的孩子」,因為你的孩子是不會讓你失望的…。

這種現象,在社會心理學上稱為「期望效應」。當我們預期某人會怎樣說話、做事、反應,並基於這個期望而與之互動時,常常會造成對方的回應一如我們的期望,然後就會得出結論:我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。

例如,有個媽媽看兒子的框框是「不講理的孩子」,每當孩子提出他不同的看法時,媽媽就會生氣的回應:「你又在鬧了」、「你為什麼跟我頂嘴」、「你的態度怎麼這麼粗魯」。而當媽媽那樣回答時,孩子也會很沮喪,「我只不過表達我的想法而已,為什麼要那麼生氣罵人?」所以他很生氣的回應:「為什麼都要聽你的!」聽到兒子這麼說,媽媽更加覺得自己的看法是對的,「無理取鬧,真是個不講理的小孩」,溝通管道也就此打住了

如果父母帶著正面的框框,那麼說話的語氣和內容、愉悅平靜的表情,溝通無形中也會是正面的。

在親子溝通上,框框是很重要的關鍵,父母要常常反省並自覺,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孩子。

如果我們的框框是正面的,溝通當然沒有問題,因為你可以用很愉快的心情、很理性的方法去溝通。可是一旦你的框框是負面的,那就會是溝通的一個大障礙。所以對孩子產生負面的感受時,有時不一定是對方的問題,要反省一下:是不是自己已有成見?

我給父母的建議是,寫下孩子好的行為,貼在冰箱上,每天讀一遍,調整自己的框框。希望藉由正面的框框,讓親子之間的溝通可以通暢無阻。不只父母看孩子有框框,同樣的,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經驗裡,也會形成一個框框在看爸爸或媽媽。當孩子用負面框框看你時,他也會把和你不愉快的事情放大,而忽略或完全無視你對他的付出和愛。

基本上,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,他做錯事時,就不敢說或不肯承認;到了青春期,更不會分享想法。如果你也因為他的行為,掉入情緒反應,用負面的框框解釋他的行為,親子間就會產生惡性循環。

很多父母很感慨孩子不知父母辛勞,不懂感恩。問題在於,如果孩子的框框是:「媽媽是個常常生氣的人」、「爸爸很兇愛罵人」,或「爸爸∕媽媽很不講理」、「媽媽偏心」、「爸媽對我不公平」的時候,在日常生活中,他也會傾向把焦點放在你生氣的時刻、罵他的時候、偏心的行為等。

你知道孩子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你嗎?最簡單的方法是,給孩子一個問題:「用五個詞形容媽媽或爸爸」。你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的觀察和體會,藉此認知孩子對你的框框。

如果是負面的,要去扭轉它,最有效的做法是和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。譬如,孩子覺得你不講理或偏心,問問孩子,在哪些情形下,你覺得爸媽「不講理」,哪些事讓你覺得爸媽「偏心」。切記,討論的目的,是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那些負面框框,而不是和孩子辯論他的看法是錯的。

再進一步討論,爸媽怎麼做,可以讓他不再有那些負面的感覺。譬如,孩子覺得爸媽偏心,是陪伴時間太少,可能就要討論如何創造優質的相處時間。

當然,父母要把握的是,聽了孩子的心聲,有機會檢討自己的言行,然後在不寵壞孩子的前提之下,重新塑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,「爸爸∕媽媽很愛我」,「爸爸∕媽媽很講理」。彼此都用正面的框框互動,就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。

原文轉自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